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苹果醋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外进行的
B.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氧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解:A、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A错误;
B、果酒制作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果醋菌是嗜氧菌,果醋制作的全过程都需要氧气.因此,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氧,B正确;
C、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逐渐分解形成酒精,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C正确;
D、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结合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中甲是叶绿体膜上磷酸转运器及相关生理作用示意图.磷酸转运器是三碳糖磷酸与无机磷酸的反向转运蛋白,它可将三碳糖磷酸转运到叶绿体外,同时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将Pi运回到叶绿体基质中,在光合作用产物运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乙是水稻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的名称是三碳化合物,突然停止光照,①的含量变化是上升.
(2)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不利于(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其中③主要包括脂质、氨基酸、蛋白质(至少写出两种).
(3)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蔗糖.
(4)据图乙推断,24小时内不能产生图甲中④的时间段是0:00-5:00和20:00-24:00,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右(填“左”或“右”)移动.
(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中阴影部分应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温度高引起部分气孔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如表:
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0
突变型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B.链霉素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基因突变
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
D.S12蛋白结构改变使其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牛等反刍动物的胃中含有大量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将植物秸秆分解成可溶性糖类,从而实现碳能源的再利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从牛胃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可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加入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
(2)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统计结果一般用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数表示.
(3)纤维素酶的组份至少包括3种,其具体作用是C1酶和Cx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4)利用秸秆造纸时,常用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色素着色,人们采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提取过程中要进行水浴加热加热,以防止有机溶剂遇明火易引起燃烧、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就可能发生作用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是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免疫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初次感染HIV时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C.蚊虫叮咬、握手和拥抱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艾滋病晚期患者的HIV宿主细胞被效应T细胞大量攻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B.隔离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导致形成新物种
C.突变和基因重组通过更新种群基因库而决定其进化方向
D.种群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新物种形成的原因是更容易产生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使其处于缺氧环境中,并且肿瘤细胞需要大量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GLUT1在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中发挥作用
B.葡萄糖进入肿瘤细胞后将被彻底氧化分解
C.干扰GLUT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D.GLUT1含量可作为检测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新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饮食指南撤销了胆固醇的摄入限制,胆固醇分子再一次聚焦了公众的目光.

(1)研究表明,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合成人体性激素(填激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胆固醇能明显提高膜结构的稳定性,假定你在测定胆固醇和温度对膜通透性影响,测定的手段是观察甘油跨膜的量,正常膜的通透性(没有加胆固醇)和加了胆固醇(10%的脂类被取代)膜的通透性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最能显示加入胆固醇后膜通透性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图是图2中的B.
(3)胆固醇在机体内可自身合成,高胆固醇水平可抑制某种还原酶的活性,并减少该酶的合成,进而减少自身胆固醇合成,可见胆固醇分子水平的稳态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这是饮食指南做出更改的科学依据之一.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严重缺乏胆固醇运载体LDL的受体,因此LDL携带的胆固醇不能被细胞摄取,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会增加.请结合图1分析: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LDL受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是C在膜上(选填字母:A镶嵌、B覆盖、C贯穿),LDL与细胞膜最明显的区别是LDL的膜由脂单层构成,细胞膜由脂双层构成.
(5)控制LDL受体合成的基因彻底水解后能得到6种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