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下资料:
资料甲;噬菌体溶菌酶是由各种能够感染细菌细胞的噬菌体自身编码的,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到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资料乙:乳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茵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资料丙:现已有科学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了T4溶菌酶蛋白。
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主要由 和 构成。根据资料甲推测,溶菌酶主要在噬菌体增殖的 阶段起作用。
(2)在资料乙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足组成该酶肽链的 序列发生了改变。已知噬菌体的基因和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相似,则实例中科学家是对T。溶菌酶的基因中的 区进行了改造。
(3)资料丙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 和 。该实例中最好选择 作为运载体。
(4)若需要大规模生产T4溶菌酶还需选用生长曲线中 期的酵母作为菌种,生产时选用的培养基按物理性质来看应属于 培养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乐山第一中学校高一下期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精子,下列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松原扶余县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是( )
A.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和具有特定的酶切位点
B.只能识别GAATTC序列
C.识别黏性末端
D.切割质粒DNA的标记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松原扶余县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松原扶余县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①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③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⑤体细胞和极体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一中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
(1)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次数为 次, 阶段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2)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分离,G~H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分离,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 条。
(3)L~M时产生的细胞是 ,M~N表示 作用,染色体数目加倍。
(4)N~O有 对同源染色体,P~Q有 条染色单体,图中X时产生的细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一中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侧家系图中甲、乙两种遗传病,正确的叙述是( )
A.Ⅲ2个体一定携带与乙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
B.若乙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C.若甲、乙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核基因)控制,且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甲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影响很小,且在一个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9%,则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字写出图中的名称。
(1)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条_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
(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_______等条件。DNA分子的____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