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与PM2.5(含铅化合物、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相关的问题.
(1)PM2.5会引起有些人哮喘,此时的PM2.5被称为
 
.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
 
(初次/再次)接触PM2.5时.
(2)研究表明:P53基因(抑癌基因之一)改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3,4-苯并芘能与P53基因中的鸟嘌呤(G)结合,结合后的G在DNA复制时能与碱基T互补配对,诱发形成的肝癌细胞中发现P53基因指导合成的P53蛋白的第249位氨基酸密码子第二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即由AGG转变为
 
,这种癌变产生的变异类型是
 

(3)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重金属铅对动物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5只健康小白鼠分为5组,每天分别以等量、足够、含铅量不同的食物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在培养第20d分别采集小鼠血液20uL.
步骤三: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统计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结果如下表:
组  别
食物中添加铅的剂量(mg/kg) 7 14 28 56 112
红细胞数量(万/mm3 904 887.2 856.4 696.1 519.1
白细胞数量(万/mm3 0.76 1.07 1.24 1.32 1.42
上述实验设计有两点不足之处请指出: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某同学统计实验小鼠红细胞密度步骤:用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加盖玻片→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该操作会导致统计的数据
 
(用偏大、偏小、无影响作答).
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敏反应、基因突变和实验设计分析.
1、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3、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还要减少偶然因素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解答: 解:(1)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故此时的PM2.5被称为过敏原.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被苯并芘附着的G就相当于A,复制时与T结合,再次复制时本该是G的位置就是A了,所以是AAG.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3)上述实验设计有两点不足之处请指出:①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②缺少(喂不加铅的食物)对照组.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铅含量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而白细胞数量增加.
(5)统计实验小鼠红细胞密度的正确步骤是: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滴于盖玻片边缘,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如果是先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再加盖玻片,则会导致统计的数据偏大.
故答案为:
(1)过敏原        再次
(2)AAG         基因突变
(3)①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②缺少(喂不加铅的食物)对照组
(4)随着铅含量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而白细胞数量增加
(5)偏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另外,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
A、增强免疫力B、提供能量
C、减肥D、助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甲、乙
C、甲、丙、乙
D、甲、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
A、6种B、5种C、8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白化病(a)和色盲(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Ⅰ3的基因型是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
 

(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4)若7和8再生一个男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关过程,a、b表示相关结构.神经氨酸酶(NA)是甲型流感病毒被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子代病毒以出芽形式突出细胞表面,再经NA的水解脱离宿主细胞.请回答:

(1)甲型流感病毒侵人宿主细胞和宿主细胞释放甲型流感病毒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
(2)①过程为
 
,参与②过程的物质有
 
(至少3个)
(3)与DNA病毒相比,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
 

(4)结构a的作用是
 

(5)甲型流感病毒进人人体后,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6)达菲是目前治疗甲型流感的常用药物,其活性代谢产物能竞争性地与NA的作用位点结合,从而阻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3)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5-1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原因是
 

(4)如果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表示十字花科植物A的CO2同化过程.图乙和图丙表示景天科植物B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细胞内CO2同化的具体部位是
 

(2)植物B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
 
,植物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植物B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存的干旱环境相适应,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
 
的结果.
(5)以植物A作为实验材料,在暗室内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物质)的变化量.
②打开白炽灯,将其光强缓慢调大,液滴将向
 
侧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物质
D、买来的禽、畜过一段时间再煮,肉会更鲜美,这主要与肌细胞内的核糖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