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摸底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显性纯合体 B.显性杂合体 C.隐性个体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糖蛋白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无差异
D.细胞膜上存在着某些酶、载体和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症状可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腹泻、体内外大出血等。下图是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埃博拉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 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病毒,其原因是 。
(3)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 种 B.5 种 C.9 种 D.10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定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一定的
B.必须分别测定人类所有细胞的各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C.人类的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D.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际是测定人类24条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量变化有关的是
A.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用开水煮鸡蛋
C.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D. 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对淀粉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苏丹Ⅳ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其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Ⅳ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由此推断,苏丹Ⅳ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 )
A. 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
B. 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
C. 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
D. 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