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研究遗传物质时,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用35S标记噬菌体时,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而用32P标记噬菌体时,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所以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
(3)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细菌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故答案为:
(1)同位素标记法 DNA 蛋白质外壳
(2)DNA 蛋白质外壳
(3)细菌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 |
B. | 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 |
C. | 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而排列顺序不同 | |
D. |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 |
B. |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 |
C. | 细胞分化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 |
D. | 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 |
B.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
C. | 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非等位基因 | |
D. |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 |
B. |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生态环境可能有负面影响 | |
C. | 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 |
D. | 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不可解决、永远存在的矛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