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是由血浆蛋白浓度决定的 | |
B. | 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 |
C. | 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
D. |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分析 1、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 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是主要由血浆蛋白和无机盐决定的,A错误;
B、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B正确;
C、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可以转化为淋巴,但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C错误;
D、细胞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各组成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期较晚的时候,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组成了纺锤体 | |
B. | 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下着丝粒断裂导致的 | |
C. | 着丝粒的倍增和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减半同时发生 | |
D. | 末期在细胞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单抗制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至少两次细胞筛选 | |
B. | 单抗制备的过程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 | |
C. | 单抗只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发挥作用,不参与细胞免疫 | |
D. | 效应B细胞是由在骨髓中发育成的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形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 |
B. |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 |
C. |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 | |
D. | 蛋白质工程完全不同于基因工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是人类征服、主宰自然的典型实例 | |
B. | 我国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典型实例是“三北”防护林工程 | |
C. |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包括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的恢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 | |
D. |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和防沙治沙生态工程都属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0、16 | B. | 8、8、8 | C. | 16、0、16 | D. | 16、16、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过程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
B. | Ⅱ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需要物质X | |
C. | Ⅲ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生成 | |
D. | Ⅰ、Ⅱ、Ⅲ过程可在同一细胞中同时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①④⑤ | C. | ③④⑤ | D. | 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