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后代的表现型为1:1比例是(  )
A.自交B.杂交C.测交D.反交

分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为:纯种高杆豌豆×纯种矮秆豌豆→F1代均表现为高杆$\stackrel{自交}{→}$F2有高杆,也有矮秆,且高杆:矮秆=3:1.为了验证假说正确与否,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F1代×隐性个体杂交→子代高杆:矮秆=1:1,这证明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

解答 解: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1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比为3:1,A错误;
B、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杂交后代F1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B错误;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正确;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及现象,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明确F2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和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离心前未充分搅拌,对沉淀放射性无影响
B.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离心前充分搅拌,上清放射性会降低
C.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具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比例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及DNA数分别为(  )
A.92、0、92B.46、46、46C.23、23、23D.46、0、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不同反应的场所,叙述正确的是(  )
A.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ATP的消耗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CH2O)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最可能构成叶绿体的一组元素是(  )
A.C、H、O、N、MgB.C、H、O、N、FeC.C、H、O、P、FeD.C、H、O、N、P、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了3~4天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外植体来自衰老的植物组织,其中细胞活性低或结构不完整
B.接种时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C.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pH的适宜,没有及时调整各种营养物质、激素的比例
D.愈伤组织形成初期没有给予充足的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其DNA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大肠杆菌分裂三次后,含32P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frac{1}{2}$B.$\frac{1}{3}$C.$\frac{1}{4}$D.$\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都对应丁图中的CD段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C.甲图不可能是卵原细胞增殖过程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三肽.该图中①的名称为氨基,⑥的名称为羧基.
(2)图中④的名称是肽键;图中表示R基的编号是②③⑤.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脱水缩合,发生场所在核糖体.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形成该化合物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与图中编号④所表示结构的数目是相同的.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