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色氨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分析 本题是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生长素的本质、产生综合性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生长素又叫吲哚乙酸,属于有机酸,其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解答 解:A、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少量的吲哚乙酸,A错误;
B、色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正确;
C、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是有机酸,C错误;
D、色氨酸是吲哚乙酸合成的前体物质,过量的色氨酸可促进吲哚乙酸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生长素的本质、合成过程、和主要的合成部位,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生长素的本质、合成过程、和主要的合成部位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C选项往往对不同激素的本质了解不清晰而错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辽西五校高二下学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胚胎工程的最后环节是( )

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C.胚胎移植 D.胚胎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若①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D.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叶肉细胞处于图Ⅱ甲状态时,图Ⅰ中发生a、d、h、g过程
B.当叶肉细胞处于图Ⅱ中乙至丙段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氧气浓度
C.当叶肉细胞处于图Ⅱ丙点状态时,叶绿体内消耗的CO2来自图Ⅰ中b、h、c过程
D.图Ⅰ物质A是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雌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秆抗病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frac{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12:6:2:1(不论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C.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用巧妙的方法测定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淀粉琼脂培养基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将绿豆种子浸泡促使其萌发,然后经去皮、研磨、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淀粉酶提取液.②用干净剪孔器在滤纸上剪取6片圆形滤纸片,滤纸片作下表所示处理.
滤纸片编号滤纸片浸入的溶液或试剂
1淀粉酶提取液
2稀盐酸
3稀碳酸钠溶液(弱碱性)
4
5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6蒸馏水
③将处理后的6片滤纸片分别覆盖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的表面(如图1),将培养基放在35℃的恒温培养箱内约30min.
④取走滤纸片,将碘液倒入培养皿内,1min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⑤观察培养基表面出现的“清晰区”(非蓝色区域),并比较大小(如图2).
请分析回答:
(1)制备淀粉琼脂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萌发的绿豆种子中淀粉酶含量较高,这是因为种子萌发时,细胞中淀粉酶含量增加,促进种子中贮存的淀粉迅速水解.
(3)表中“?”处表示的溶液或试剂是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实验中要求剪取的圆形滤纸片大小相同,这属于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
(4)图2中,淀粉琼脂培养基的表面出现“清晰区”的原因是淀粉已被分解.2、3号与6号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说明稀盐酸和稀碳酸钠溶液对淀粉分解(几乎)无作用.
(5)本实验的结论是淀粉酶在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而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其中N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①③⑤]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内填序号)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
(3)由上述所需有机物(每种1个)合成的多肽分子中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
(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199个肽键.
(5)如果得到的一条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6)实验得到的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肽键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细胞外液(内环境),其中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C代表淋巴.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消化系统;E泌尿系统.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4)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PH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