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途径是I→V | |
B. | 通过II→IV过程能定向改变其遗传特性达到目的 | |
C. | 通过III→VI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
D. | 过程VI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Ⅱ→Ⅳ)、杂交育种(Ⅰ→Ⅴ)、单倍体育种(Ⅰ→Ⅲ→Ⅵ),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 解:A、Ⅰ→Ⅴ途径为杂交育种,方法最简捷.但由于获得的子代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需要不断地连续自交进行筛选才能获得需要的品种⑥,所以育种时间长,A正确;
B、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II→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错误;
C、经过Ⅲ培育形成⑤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⑤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
D、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D正确.
故选:B.
点评 农业生产上培养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32P、31P、32S | |
B. | 应先分别用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才能获得35S、32P标记的噬菌体 | |
C. | 少数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5S和32P | |
D. | 噬菌体提供DNA,细菌提供场所、酶和原料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 |
B. | 一块水稻田中偶尔发现一株矮杆水稻,这种变异一定是发生于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 | |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在光镜下都能看见,但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 |
D. | 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含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多数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 |
B. | 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 |
C. |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中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 | |
D. | DNA分子每条链是通过磷酸分子-脱氧核糖-磷酸分子-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险”中并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 | |
B. | 自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C. |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D. |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⑤ | C. | ③④⑤⑥ | D. | ①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 |
B. | 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 | |
C. |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 |
D. |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四川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