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B. | 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
C. | 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D. | 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分析 1、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解答 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产生4种精子,而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正常分裂,则只能产生2种精子.
故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但只要2种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 |
B. | 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 |
C. | 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 | |
D. | 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 |
B. |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 |
C. |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 |
D. |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frac{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项 | B. | 2项 | C. | 3项 | D. | 4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