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促进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增强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图: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喷施赤霉素和24-D的混合液,更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即效果会更好;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A、喷施赤霉素和24-D与对照组(喷施清水)对照,都能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A错误;

B、同时使用赤霉素和24-D,落果率明显降低,说明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B正确;

C、喷施赤霉素和24-D与对照组(喷施清水)对照,可降低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C错误;

D、赤霉素、24-D都能降低落果率,内源脱落酸增加落果率,故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 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 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该过程对于研究 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将带有遗传标记的 ES 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囊胚不断的扩大,从中伸展出的过程称为___

3)过程是培育转基因小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

4)过程得到的小鼠畸胎瘤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去除小鼠的胸腺, 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其目的是________,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____问题。

5)该研究中,包含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下列容器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情况,以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容器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

E字母的小球

e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a容器

12

12

0

0

b容器

12

12

0

0

c容器

0

0

12

12

d容器

0

0

12

12

A.每次抓取的小球进行组合并记录后必须将小球分别放回原容器中

B.abcd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EeFf)产生F2

C.若将每个容器中的两种小球都减少到各1个,则该模拟实验将无法实现

D.bd容器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足够多次,Ef的组合数占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囊泡运输指真核细胞内不同膜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钠离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一般不通过囊泡运输

C分泌蛋白在往外运输时,囊泡膜依次转变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D若图中的受体膜是突触前膜,则囊泡内包裹的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_________,使下丘脑的_________中枢兴奋,调定点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_________觉;同时,下丘脑释放_________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激素X,此激素通过_________运输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产热增多。

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①过程传至“神经一肌肉”接头时,突触前膜_________使肌肉产生兴奋并收缩,增加产热。②过程使皮肤中血管收缩,引起机体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持续发烧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__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尿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曲线图,图2是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

B. 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 图2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

D.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的甲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传递的干扰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神经元细胞内的多巴胺储存在图中①______________内,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 ,使人产生愉悦感,随后多巴胺被神经元回收。

2)当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结合时,多巴胺起作用后不能被运回细胞,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使人产生“快感”。

3)毒品“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原因可能是体内的___________(激素)含量减少,细胞代谢水平减弱,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如图为体外诱导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SC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

B.MSC能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MSC分化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表达的基因部分相同

D.MSC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