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种群A | 种群C | ||||
规模 | t(%) | w(%) | 规模 | t(%) | w(%) | |
1900 | 46 000 | 5 | 1 | 1 000 | 5 | 1 |
1920 | 45 000 | 5.5 | 1 | 850 | 7 | 1 |
1940 | 48 000 | 7 | 1 | 850 | 9 | 0.8 |
1960 | 44 000 | 8 | 1 | 800 | 12 | 0.6 |
1980 | 42 000 | 6 | 1 | 600 | 10 | 0.8 |
2000 | 40 000 | 5 | 1 | 550 | 11 | 1 |
分析 分析题图:图1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其中①中居中间的个体数最多,③中两种选择类型的表现型差异较大;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
分析表格:表格中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
解答 解:(1)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图示①表示的就是居中间的个体数最多,可用图①表示.图③中两种选择类型的表现型差异会越来越大,即进化方向不同,因此最容易发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种.
(2)种群A与B、种群A与C,原来可以迁移,进行基因交流,但是建矿之后,种群A与B之间形成了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进而与种群C之间也是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这样种群B进化方向与原来相比就发生了改变,经过长期进化过程,种群B与A、C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
(3)种群C与种群A之间,等位基因1和2在100年内仍然都存在,因此两种群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但是等位基因1中t的概率在增加,因此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从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不能判断哪一个种群受气候影响更大.
(4)由于种群C的规模仅有550,远少于种群A的规模40000,因此种群C的基因库(种群内的全部基因)比种群A小.比较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变化,可以发现T/t的频率变化和种群规模变化密切相关.
故答案为:
(1)①③
(2)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
(3)A
(4)小 T/t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和形成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和物种的形成过程,能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萨姆纳通过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得到脲酶的结晶证明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 |
B.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 |
C.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D. | 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研究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 |
B. | 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 |
C. | 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 |
D. |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不能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 | |
B. | 葡萄糖+果糖$\stackrel{酶}{→}$蔗糖 | |
C. | 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 | |
D. | 甘油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 B. | 甲表示血浆 | ||
C. |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 D. | 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位基因分离 | |
B. | 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 |
C. |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 | |
D. |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