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 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突触小泡在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与突触后膜接触后便完成任务,它一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被酶灭活,一条是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过程,结构基础是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B正确;
C、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神经递质不进入细胞内,C错误;
D、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也存在电位变化,只是内负外正的电位加强,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膜电位的变化,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等知识点,较为综合,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能够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的实例有(  )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植物细胞膜外K+的浓度远低于膜内;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b表示细胞器中的DNA,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D、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④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转换器      ④移动装片.
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是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C、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D、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线粒体数量减少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A、①③⑥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I.图1为某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患甲病(基因D、d)、乙病(基因B.b)和甲乙两病兼患者.Ⅱ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

(1)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与Ⅲ1婚后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
1
10000
1
100
.请预测他们婚后生下男孩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用分数表示)
(2)若对Ⅰ1、Ⅰ2、Ⅱ1、Ⅱ2进行关于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患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进行分离,结果如图2(A、B、C、D代表上述个体).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
 
 号个体.
(3)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图3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
①如果某雄果蝇的D区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②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腿部有斑纹(H)和腿部无斑纹(h).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H、h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实验步骤: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该雌、雄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
 
;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结果.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A段.若子代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B段.
Ⅱ.图4为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肝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两组实验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到的放射性强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新形成的噬苗体中没有检测到35S但检测到了32P,得出的结论是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32P标记的那组实验经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明显偏高.最可能的原因是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
 

(3)T2噬菌体的任一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都远多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的6倍,最主要的原因是
 

(4)如果有100个32P标记的噬菌体都侵染了大肠杆菌并且成功增殖,释放出来的噬菌体中有
 
个有32P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