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同一视野下可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视野甲到视野乙需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B.甲、乙、丙三种状态可以在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状态的细胞相比,乙状态下细胞液浓度更高
D.乙状态细胞滴加清水引流后可变化为丙状态细胞

分析 分析图解:图甲为质壁分离之前,图乙为质壁分离之后,图丙为质壁分离复原之后,三种细胞状态的放大倍数不变,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变.
在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有进有出,出大于进时,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进大于出,细胞吸水.

解答 解:A、看图可知,乙的放大倍数和甲相同,没有更换物镜,只是乙图发生了质壁分离,A错误;
B、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正确;
C、与甲状态的细胞相比,乙状态下细胞由于失水,导致其细胞液浓度更高,C正确;
D、乙状态细胞滴加清水引流后,细胞会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变化为丙状态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图中三种状态属于前后自身对照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晴朗的夏季,科研人员探究某种豆科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以
CO2吸收速率 Pn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规律,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因素分别是胞间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2)与11时相比,13时叶肉细胞叶绿体形成C3的速率相对较低(填“高”或“低”),就图分析其原因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同时光照强度三碳化合物还原仍然进行.
(3)14时后叶片的Ph下降,导致单位时内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增加.17时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叶片暗反应速率下降.
(4)豆科植物中午时分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填“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豆科植物光合“午休”期间,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5)为降低光合“午休”对豆科植物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设想间种高茎玉米可能解决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高茎玉米对豆科植物光合午休现象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系统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酶的加工与分泌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表示发生在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水稻种子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体内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图丙是某研究小组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均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变化绘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①和④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吸收K+提供ATP的过程是③④(填图甲中的数字).
(2)图乙中,水稻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间是大约开花后第20天,此时水稻呼吸速率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速率,依据是此时水稻种子的干物质积累(说明水稻净光合速率大于零,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说明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3)根据图丙曲线分析,实验进行到第11d时,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一定的光照(适宜的水分和矿质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柑橘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多几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柑橘果肉来发酵生产果酒,需接种的菌种是酵母菌,其最适合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若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通常选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柑橘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重铬酸钾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压榨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4)橘皮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从橘皮中提取胡萝卜素时,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的内膜是葡萄糖的分解场所
C.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D.细胞核上的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种牧草在不同海拔均有分布.生态学家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的牧草种子采集后,种植在零海拔的一个试验田中,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采集种子的海拔(m)01000120025003000
牧草高度(cm)6580702017
(1)在此山坡上不同海拔生长的牧草分别属于不同的种群(填“物种”或“种群”).
(2)一般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的丰富度会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3)若利用本实验探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至少还需要获得的数据是各牧草在原海拔生长时的高度.
(4)此试验田在实验结束后,将会发生次生演替,理由是试验田具备土壤等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豆腐乳是我国民间的一道传统美食,其中又衍生出了许多品种,如臭豆腐之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等.
(2)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使制作的腐乳更加鲜美且易于消化吸收.
(3)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8天,加盐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并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装瓶时加入的卤汤中的香辛料和酒也有类似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方城一中五校联考高一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