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概念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类(a)和糖原(b)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致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1/8
C.如果6号和7号的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小孩还患该病的概率为1/4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上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DNA的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________(填“3′”或“5′”)端开始延伸DNA链。
(2)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打开DNA双链的问题,但又导致了DNA聚合酶失活的新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从一种Taq细菌中分离到________的DNA聚合酶,它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上述问题。要将Taq细菌从其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可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进行初步筛选,若要进一步纯化Taq细菌,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接种方法。
(3)“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至少答出两点)
(4)若进行3次循环,共需加入引物_____种____个。
(5)某样品DNA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若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不考虑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标号,_ __填相应名称)
(1)使用_____ _(光学/电子)显微镜,在真核细胞中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图中[3]是__________,其主要组成成分中, (物质)是通过[2]进入细胞核内的。[4]的功能是 。
(3)图中可见[ ]_________和[5]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联系更为紧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能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中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B.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 部分与水面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增长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D点和C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 (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保存在 条件下,然后,待其他事项备好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
②分析图3,c点以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