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上述实验中,由于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故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3)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4)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不属于有性生殖,故其遗传情况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故答案为: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不能
(3)原料 能量
(4)不符合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 |
B. | 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 |
C. | 从遗传物质上看,①②③④⑥为DNA,⑤是RNA | |
D. |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 | |
B. | 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小,此时人体散热大于产热 | |
C. | 低温环境中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弱 | |
D. |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体温调节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 | |
B. | 甲产生的O2除供自身利用外,还可被乙利用 | |
C. | 进行甲、乙过程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差异 | |
D. | 甲、乙过程中的[H]不是同种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②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③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④蛋白质合成过程有水生成
⑤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⑥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m
⑦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需沸水浴
A. 一项 B. 四项 C. 两项 D. 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