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2n2nnnn2nn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仍在一个细胞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图中③、④所示的生物技术名称分别是

(2)过程③通常用去核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 。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3)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椬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该种基因治疗所属类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人因车祸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却丧失了说话能力.这个人大脑受损伤的部位是(  )
A.白洛嘉区B.韦尼克区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实了它的化学成分是(  )
A.脱氧核糖核苷酸B.脱氧核糖核酸C.多糖D.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DNA分子(双链结构)经过100次复制后,含有原分子旧链的DNA分子有(  )
A.2个B.4个C.100个D.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大肠杆菌培养液中不含32P)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物质是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物质是蛋白质外壳.
(2)当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若培养时间过短,则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会变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含有放射性32P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大肠杆菌而被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宜大肠杆菌生长的培养液,在其中加入含32P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合成的原料.
②在上述培养液中先培养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T2噬菌体侵染,继续进行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在培养液中就可以提取出所需要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描述正确是(  )
①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有两个DNA分子 
②染色体就是DNA
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
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下面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为什么?不能,不同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
(2)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六倍体植株.
(3)随“神六”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e过程即可(填字母编号).
(4)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体细胞,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过程相当于④⑤(填数字编号).
(5)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种子类似物,它是20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之一.由发育到f过程(填字母编号)的结构包裹上可制备人工种子.
(6)若用在SARS预防上,则融合的a、b细胞宜采用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患者的B淋巴细胞两种细胞,前者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该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整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两次细胞的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