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
D.图乙是用50μ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
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树突状细胞为吞噬细胞,可以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图中①和⑤均是T细胞,由于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故A正确;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抗原,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故B正确;图中②为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至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图中③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④为记忆细胞,细胞膜上有能识别抗原S蛋白的受体,故C错误;图乙对照组为空基因载体,注射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后,必须过一段时间后检测抗体的含量,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
B.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
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
D.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
B.第4年的大山雀种群数量比开始时大 |
C.10年内,第6年的种群数量最小 |
D.第6-10年大山雀数量一直保持增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 |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
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检测转基因(CP4基因)大豆的基本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吸水胀破法破裂细胞,提取DNA |
B.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DNA与杂质分离 |
C.扩增靶基因,需要设计特异性引物 |
D.结果鉴定需要以转基因大豆作对照进行分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可能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显示的是膜内电位 |
B.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的cd段 |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
D.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
B.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
C.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
D.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统计植株上粳米和糯米的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