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血液)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分析 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由题图知,神经元A兴奋时,会使信号分子x增多;神经元B受到抑制时,会使信号分子Y和Z均减少.
3、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 解:(1)由题干“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知,瘦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激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2)结合题图和以上分析知,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分泌量会分别增加和减少,所以X和Y的比值会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也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故答案为:
(1)胞吐    体液(血液)   特异性受体
(2)增加     减少
(3)抑制

点评 本题以瘦素为题材,考查了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能够充分摄取题干中有效信息并对题图正确分析和总结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区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五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它们是( )

A.一个DNA和两个RNA

B.两个DNA,一个RNA

C.三个DNA

D.三个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深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其余人的色觉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Ⅲ代3号的基因型是XbY,Ⅲ代2号可能基因型是XBXB、XBXb
(2)Ⅳ代1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蛋白质
B.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细胞膜成为溶酶体膜的一部分
D.同一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遗传病叫做周期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②是翻译.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色盲的孩子,请回答(色盲基因用b代表):
①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结果(要求写出配子情况).

②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初夏在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最可能是(  )
A.降低温度B.增加CO2浓度C.提高温度D.增加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中,甲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表示图甲中[F](填字母)处的结构,名称是突触.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反射.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乙中[]③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神经递质结合的能力.
(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正电位.
(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D、E.
(5)如图是突触后膜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果蝇体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
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有Y染色体
C.雌果蝇产生的卵中有两条X染色体
D.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两条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抗原(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据此推断,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人体血糖稳态具有反馈调节特点,持续的高血糖是人体内环境失调的具体表现.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反馈摄取、利用和储存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现有Ⅰ(正常)、Ⅱ(胰岛B细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Ⅲ>Ⅰ>Ⅱ.(用“>”“<”或“=”表示)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空腹(饥饿)状态.
(4)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图:

小鼠试验发现:饥饿时肝细胞中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提高,从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据此推测PPP1R3G基因的表达受进食和饥饿周期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