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人们想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育种上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杂交育种,当中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染色体数目增加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减少D.基因突变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 解:杂交育种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获得新的品种,其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育种原理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天竺葵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各密闭容器中12小时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表,请分析:
实验编号12345678
温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0.5+0.1-1.5+0.4-3.0+1.0-3.1+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天竺葵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天竺葵在30℃温度条件下细胞呼吸较强,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改进思路是在20℃--4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试验.
(2)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5组实验.如继续定时测定编号为1、3、5、7等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出现到达一定数值后不再变化的现象,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3)该研究小组利用上述实验的方法对大棚内天竺葵一昼夜CO2含量变化和单株光合强度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甲、乙两坐标图,据图分析:

①种植天竺葵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B点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C、F、E四点中,天竺葵内有机物比A点增多的点是F、E.
②由图乙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CO2浓度、光照强度,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传统发酵技术是我们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的常用技术,以上技术应用到的主要菌种名称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制作腐乳与制作泡菜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或毛霉)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红细胞B.心肌细胞C.变形虫D.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
①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②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③摩尔根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④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⑤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下面其有关分裂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中的所有DNA都进行复制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绝大多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是因为无独立代谢能力.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表明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均是细胞,这说明了二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拟核,且其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细胞核的染色体和拟核中都有DNA,这说明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食物链中A同化的能量
B.图中“C摄入”的能量就是从B流入C的总能量
C.图中的“乙”表示物种B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