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西葫芦(染色体数2n=40)是一种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瓜类蔬菜作物。科研工作者为快速获得单倍体植株,以便培育优良品种,做了相关实验。操作如下:

(1)对雄蕊进行60Co辐射处理,可诱导______________。雌花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的部分花粉活力降低,但可通过受精过程诱导卵细胞发育成单倍体幼胚,其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将不同的幼胚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得到幼苗,测量相同苗期幼苗的部分形态学指标,根据所得数据将其分为两组(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形态学指标(平均值)

叶宽(cm)

叶长 (cm)

叶柄长(cm)

叶柄粗/周长(cm)

A组

6. 23

7. 63

10. 03

1. 77

B组

29. 30

33. 90

31. 83

5. 77

①为选育单倍体植株,应选用上表中________组中的幼苗进行后续研究。

②将选出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会在细胞分裂______期抑制____________的形成,从而使其_______________,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西葫芦品种。

【答案】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防止外来花粉干扰20A前纺锤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结合图解和题意分析,将采集的雄蕊进行60Co辐射处理,目的是诱导花药母细胞内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使其产生活力极低的花粉而无法完成正常受精,用这样的花粉涂抹在雌蕊柱头,诱导其受精过程(事实因花粉活力低而无法真正完成受精),目的是促进雌蕊中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20条)发育为幼胚,取出幼胚离体培养即可得到单倍体植株。由于突变的花粉可能只是一部分,所以在离体培养的幼胚发育得到的植株中有些并不是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植株,所以最后还需要进行对培育植株进行形态上的筛选,一般是根据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的特点进行选择。

(1)对雄蕊进行60Co辐射处理,目的是诱导花药母细胞发生突变。雌花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通过诱导卵细胞发育成单倍体幼胚,由于卵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已减半,所以由它发育成的幼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2=20。

(2)①根据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的特点,结合表中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表中A组中的幼苗最可能为单倍体植株。

②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选出的单倍体幼苗,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会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西葫芦品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人们引入了一种蜘蛛.﹣段时间后,对蜘蛛和该种害虫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
B.在AD段,害虫种群的能量全部流向蜘蛛
C.在BC段,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不足
D.D点后害虫和蜘蛛的不会再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有一闭花授粉植物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作为亲本),己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3代后,子3代(即F3)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比例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细胞.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的功能外,还可分泌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该细胞在内分化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效应B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蛋白酶 B. RNA C. RNA酶 D. 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过程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细菌与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外壳留在细菌外面
C.35S分布在噬菌体的外壳上,搅拌后,位于上淸液中
D.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