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种化学试剂W能使基因中的碱基G烷基化后与碱基T配对。某植物体细胞核中的Q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水解酶。研究人员利用W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Q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
B.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W可决定Q基因突变的方向
C.W处理后,Q基因复制一次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
D.若甲自交获得有浅绿色叶片的植株,则深绿色性状为显性
【答案】D
【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3.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A、植株乙的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活性高,催化叶绿素分解了,A错误;
B、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Q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B错误;
C、化学诱变剂W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因此W处理后,Q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C错误;
D、若植株甲(叶片深绿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深绿色性状为显性,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 分子可作为 DNA 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核酸都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 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
(1)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_______。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为消除鼠害,应该采取措施,_____老鼠种群的K值。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一还原糖一砖红色
B.苏丹Ⅲ染液一脂肪一橘黄色
C.双缩脲试剂一蛋白质一黄色
D.碘液一淀粉一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某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
C.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B.某些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磷酸基团是RNA、ADP、磷脂的组成成分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 A | B | C | D | |
装置容器内 的溶液 |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 10 | 1O | 5 | 5 |
无菌水/mL | — | — | 5 | 5 | |
活化酵母菌液/mL | 0.1 | 0.1 | 0.1 | 0.1 | |
温度(℃) | 5 | 25 | 5 | 25 |
?
?
?
?
?
?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d,在不同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具体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第5d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台盼蓝是一种大分子染料)。
②先将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若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则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假如酵母菌没有全部沉降到计数室的底部,就观察计数,则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统计_____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4)已知血球计数板的大方格为1mm×1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一个大方格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B.环境中的致癌基因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癌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完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的相关问题:
(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磷脂分了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____________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____________端, 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__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____________,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多也是可以____________,因而细胞膜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____________,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____________。糖被与____________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