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是指细胞外液和细胞液
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分析 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指液泡中的液体,A错误;
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油料植物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图1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植物(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可知,该油料植物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质C(双链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
(2)该油料植物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植物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
①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白花和高芥酸.
②请在右侧圆圈图2中画出F1的染色体组成并标出基因的位置.

③若要研究控制花色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让F1的白花高芥酸植株与黄花低芥酸植株杂交,如果子代白花高芥酸、黄花高芥酸、白花低芥酸、黄花低芥酸,比例约为1:1:1:1,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如果子代只有白花高芥酸、黄花低芥酸(或白花高芥酸、黄花高芥酸、白花低芥酸、黄花低芥酸,但比例不是约为1:1:1:1),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表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培养可以得到4种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玉米新品种.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②a、b细胞融合之前,要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处理后得到原生质体.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d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等特点.
②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研究者发现,人体鼻腔中的嗅觉细胞(又称嗅觉神经元)产生了特化结构--纤毛,这些纤毛表面存在蛋白A,该蛋白能和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结合.
(1)产生嗅觉的反射弧中嗅觉细胞属于感受器.嗅觉神经元特化产生的纤毛是一种细胞突起,该种突起属于嗅觉神经元的树突.为嗅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供能的细胞结构主要是线粒体.
(2)研究者只针对嗅觉细胞进行研究,很快就找到了控制蛋白A的所有基因.这样做明显缩小了研究范围,因为嗅觉细胞已经发生(细胞)分化,控制蛋白A的基因会在这些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嗅觉细胞.
(3)研究者发现人类能够辨别的气味约1万种,蛋白A却仅有1000种,控制蛋白A的基因在每个嗅觉细胞只表达一种.由此推测,蛋白A作为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与挥发性有机物结合,它们需要相互组合才能共同识别某一种气味,产生兴奋,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使人类对多种多样的气味形成不同的嗅觉.
(4)嗅上皮是由嗅觉细胞组成的,狗的嗅上皮总面积约为人体嗅上皮总面积的34倍,由此可知,狗比人类嗅觉灵敏度高的原因可能是狗的嗅上皮面积大于人类嗅觉细胞(或:蛋白A、受体)数量和种类多,识别不同气味的受体组合方式多.(答一个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以下实验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是(  )
A.验证酶的高效性B.验证酶的专一性
C.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E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请说明理由:生长,原因是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二氧化碳用于有机物的积累.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适当补充CO2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装置丁图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而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无关变量有温度、二氧化碳缓冲液的用量等(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