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某群落中的大、小两种鬣蜥进行实验。实验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实验设置 结 果
干旱 A组:不做处理
B组:将大鬣蜥 移走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A组明显增加
C组:将小鬣蜥移走 大鬣蜥的存活率比A组略有增加
湿润 D组:不做处理
E组:将大鬣蜥移走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D组差别不大
F组:将小鬣蜥移走 大鬣蜥的存活 率比D组差别不大
(1)从干旱年份A组、B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 ;再将C组与A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 关系。
(2)从湿润年份D组 、E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出现E组结果的原因是 。根据气候条件分析,A、D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 组;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的是 组,原因是 。
(3)从实验过程来看,同一个种群的K值 (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4)除了上述实验外,人类可以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建立人工群落,对群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人类活动 .。
(1)竞争和捕食 捕食
(2)食物充足,大小两种鬣蜥间的竞争较弱 D D 其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更复杂
(3)不是
(4)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析】
试题分析: (1)A组是对照,将大鬣蜥 移走,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A组明显增加,有可能是两者有共同的资源表现为竞争,也有可能大鬣蜥捕食小鬣蜥,再将C组与A组比较后大鬣蜥的存活率比A组略有增加可以排除大鬣蜥捕食小鬣蜥;(2)当处在潮湿气候,食物充足,大小两种鬣蜥间的竞争较弱,对彼此的影响较弱,所以与对照组差别不大,AD比较D环境较适宜,食物相对充足,小鬣蜥较多,在这样的适宜环境里其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强;(3)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量,环境的改变会引起K值的改变;(1)在自然情况下,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而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怀化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利用某群落中的大、小两种鬣蜥进行实验。实验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1)从干旱年份A组、B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 ;再将C组与A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 关系。
(2)从湿润年份D组、E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出现E组结果的原因是?????????????????????????????????????????? 。根据气候条件分析,A、D两组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的是 ??? 组,原因是?????????????????????????????????????? 。
(3)除了上述实验外,人类可以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建立人工群落,对群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 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红树林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生物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调研中的有关问题:(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由于鼠妇、蚯蚓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又因为身体微小,故常利用 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对种群生 存的意义是 。
(3)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下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A代表____,C代表 。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 lkg,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kg。
(4)对某些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发现它们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动物类群 |
消化道内容物 |
|||||||
植物 |
昆虫 |
螺 |
沼虾 |
鱼类 |
蛙 |
蛇 |
鸟类 |
|
蝗虫 |
√ |
|
|
|
|
|
|
|
螺 |
√ |
|
|
|
|
|
|
|
沼虾 |
√ |
|
|
|
|
|
|
|
鱼类 |
√ |
|
√ |
√ |
|
|
|
|
蛙 |
|
√ |
|
|
|
|
|
|
鸟类 |
|
√ |
|
√ |
√ |
|
|
|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
②上表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为 。
(5)有科学家对一棵树的价值有以下的说法:如果将这棵树伐倒,把木材卖出,这棵树可以卖到50元;如果把这棵树的木料做成家具,此树可升值至1000元,但如果让其继续生长,则这棵树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局部环境,制造氧气等,它的价值可以高达30000元。将树木料做成家具是利用其直接价值,而其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是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利用某群落中的大、小两种鬣蜥进行实验。实验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实验设置 | 结 果 | |
干旱 | A组:不做处理 | |
B组:将大鬣蜥移走 |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A组明显增加 | |
C组:将小鬣蜥移走 | 大鬣蜥的存活率比A组略有增加 | |
湿润 | D组:不做处理 | |
E组:将大鬣蜥移走 | 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D组差别不大 | |
F组:将小鬣蜥移走 | 大鬣蜥的存活率比D组差别不大 |
(1)从干旱年份A组、B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C组与A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从湿润年份D组、E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出现E组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气候条件分析,A、D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组;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过程来看,同一个种群的K值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4)除了上述实验外,人类可以砍伐森林、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建立人工群落,对群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红树林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生物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由于鼠妇、蚯蚓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又因为身体微小,故常利用 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对种群生存的意义是 。
(3)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下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A代表____,C代表 。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 lkg,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kg。
(4)对某些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发现它们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动物类群 | 消化道内容物 | |||||||
植物 | 昆虫 | 螺 | 沼虾 | 鱼类 | 蛙 | 蛇 | 鸟类 | |
蝗虫 | √ | | | | | | | |
螺 | √ | | | | | | | |
沼虾 | √ | | | | | | | |
鱼类 | √ | | √ | √ | | | | |
蛙 | | √ | | | | | | |
鸟类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