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F2性状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 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3)兔子白细胞核的形态有正常、Pelger异常(简称P异常)、极度病变三种表现型,这种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P异常的表现是白细胞核异形,但不影响生活力;极度病变会导致死亡。为探究皮下脂肪颜色与白细胞核的形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实验人员做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 | 白脂、 正常 | 黄脂、 正常 | 白脂、 P异常 | 黄脂、 P异常 | 白脂、 极度 病变 | 黄脂、 极度 病变 | |
Ⅰ | 黄脂、正常×白脂、P异常 | 237 | 0 | 217 | 0 | 0 | 0 |
Ⅱ | 白脂、P异常×白脂、P异常 | 167 | 56 | 329 | 110 | 30 | 9 |
注:杂交后代的每种表现型中雌、雄比例均约为1:1
①杂交组合Ⅰ和杂交组合Ⅱ中, 白脂、P异常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杂交组合_____的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
③杂交组合Ⅱ的子代中白脂、P异常雌性和黄脂、P异常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理论上出现黄脂、P异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子代中极度病变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理论值,是因为部分个体的死亡发生在____________。
【答案】常 基因(基因型、遗传物质)与环境 酶的合成 AABb AaBb Ⅱ 自由组合 1/6 出生前(或“胚胎期”)
【解析】
1、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由图可知,亲本正反交子一代表现型一致,并且雌雄比例为1:1表明控制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故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性状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基因(基因型、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为酶,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结合分析,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3)①杂交组合Ⅰ中子代均为白脂,正常:P异常=1:1;可知白脂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Ⅱ中白脂:黄脂=3:1,正常:P异常=1:2,极度病变因为会致死,所以数量非常少。因此可推断极度病变基因型为BB,P异常基因型为Bb,正常基因型为bb。杂交组合Ⅰ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组合Ⅱ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组合Ⅰ和杂交组合Ⅱ中, 白脂、P异常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②杂交组合Ⅰ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组合Ⅱ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根据杂交组合Ⅱ的性状分离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杂交组合Ⅱ的子代中白脂、P异常雌性基因型为2/3AaBb,1/3AABb;黄脂、P异常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理论上出现黄脂、P异常(aaBb)的概率为2/3×1/2×1/2=1/6。子代中极度病变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理论值,是因为部分个体的死亡发生在出生前(或“胚胎期”),无法计入理论数据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获得了两种单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C2和C5,与野生型比较,根毛长度或主根长度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I)科研人员通过____法将T-DNA上插入了青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经筛选获得C2和C5突变体。从功能上来说,筛选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
(2)据图可知,C2的表现型是____,推测C2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____生长。
(3)将C2和C5突变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均为____突变。让F1植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发现有l%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推测这两对基因____。预测双突变体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双突变体植株在F2中所占比例为____。
(4)研究发现,C5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种酶与纤维素的合成有关。请解释C5植株出现突变性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适宜环境中大豆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图解,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 ℃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图甲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a代表_______________过程。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将部分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物质B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由图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E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则F点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移动,呼吸速率曲线向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2。据图2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和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
Ⅱ.植株乙:_________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______维持“常绿”; 植株乙:________。
(三)推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②过程产生的激素是____,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___调节,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2)由图可知,腺垂体细胞上具有____的特异性受体。激素ADH的受体存在于_____的细胞上。
(3)激素ADH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调节;引起尿量减少的内环境变化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苹果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②③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过程①②属于光合作用,过程③④分别表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可以相互替代
D.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过程③产生的CO2可直接被光合作用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80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一定有20种
B. 该物质经胃蛋白酶水解后遇到双缩脲试剂一定不会发生紫色反应
C. 该分子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D. 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9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