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的,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分析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小儿麻痹症患者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会有运动障碍.

解答 解:A、甲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A错误;
B、甲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错误;
C、乙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出神经受损,上行到大脑的神经正常,所以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正确;
D、乙运动有障碍,对刺激有感觉,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及反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综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 B. 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

C. 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 D. 产物中短肽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增加7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
A.mRNA、tRNA都是转录的产物B.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C.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细胞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
03.733.040.6981.5
0.12.902.160.7468.1
0.52.101.720.3818.6
1.01.961.720.24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实验的过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中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切除胸腺,对细胞免疫有影响,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过敏反应
C.HIV利用T细胞内的核糖核苷酸进行RNA复制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如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每条曲线表示一个器官.其中表示茎的近地侧的点应为(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观察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C
B.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C.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A是蛋白质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写字母,在“横线”上写文字内容)
(1)图中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内环境是[C]和[D];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中的红细胞中O2进入[A]内被利用,需要经过12层磷脂分子.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但机体能通过神经-体液(神经和体液)调节方式,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某人严重营养不良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C]渗透压下降,从而使[B]含量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4)人体水盐调节的中枢是C,渴觉形成于B.
A.脊髓          B.大脑皮层         C.下丘脑              D.脑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