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专题: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解答: 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能力,考生关键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切记高倍镜使用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可能是(  )
A、造血干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瓶中的水藻及水深4m时白瓶中的水藻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
 

(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则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
 

(3)白瓶在水深3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则短时间内水藻细胞中C3的含量将
 

(4)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快速获得大量无病毒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杂交获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其顶芽形成植株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丙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丙的形成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丙不是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地区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其药效会下降.这是因为(  )
A、杀虫剂诱发害虫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个体
B、杀虫剂选择并保留了害虫中的抗药性个体
C、害虫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D、刚使用杀虫剂时药效强是因为害虫种群中无抗药性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水是由低浓度的一侧扩散到高浓度的一侧.将取自同一材料同一区域的三个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失水的多少判断,这三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依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能表示线粒体亚显微结构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