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中加酒精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装瓶腌制时,底层和接近瓶口的盐要铺厚些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腐乳生产的现代化工艺中,常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答案】D

【解析】

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
3、注意的问题
(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
②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A.腐乳制作中加酒主要是为了调节腐乳的风味,同时也可以杀菌,避免腐乳变质,A错误;

B.由于越靠近瓶口的位置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越大,所以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装瓶腌制时,应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盐量,B错误;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改变毛霉生长所需的湿度,又会导致杂菌污染,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

D.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的毛霉菌种制作而成的,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B. 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 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D. 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关于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0条染色单体

D.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根尖分生区,则含有DNA的结构有①②③

B.它们所属的结构依次可能是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

C.若③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则它与抗体的合成、分泌有关

D.若②与硅肺的形成有关,则②为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干白葡萄酒制作前一般将发酵瓶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______消毒。发酵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微生物是_______,该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葡萄汁的发酵是否成功,可用____来检验。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且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项,2分)。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_____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

3)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_________方法进行浓缩,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__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

C.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

B. 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 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 本实验中,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 三个实验都给予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 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 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 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进行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段代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FG段可发生联会现象出现n个四分体

C.FG段的一条染色质/体上一定含有2DNA

D.GH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