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多样性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 解:A、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
B、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B错误;
C、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识记虎克和魏尔肖两位科学家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贡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是(  )
A.反射和反射弧B.神经冲动和神经元
C.兴奋和反射弧D.反射和神经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
D.神经元细胞膜内钾离子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乙醇能(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③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浴锅(温水)中保温5分钟并取出;
④向A、B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斐林试剂,摇匀后放入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2min;
⑤观察两支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如果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如果A、B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B试管,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有可溶性淀粉溶液的量、新鲜淀粉酶溶液的量等(至少列出2个);
(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淀粉溶液是否变质(或:是否含有还原糖),以消除原有还原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负)反馈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该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
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物质)联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通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这里的“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使病毒(  )
A.具有感染力,但破坏其抗原结构B.失去感染力,但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C.失去感染力,并破坏其抗原结构D.具有感染力,也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蛋白质.
(2)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1:1和1:2.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D是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D中脱氧核苷酸的  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相关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控脂肪细胞代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变化可调控胰岛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B.激素甲和乙对脂肪细胞中的油脂代谢的作用是相反的
C.高糖饮食升血糖明显,促进乙激素的分泌,进而加速油脂的合成
D.重度糖尿病人易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促进激素丙分泌,从而加速油脂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一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在恒定且适宜温度下,依次经过如下处理:①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 ②持续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③持续光照,并添加NaHCO3溶液.测得装置内O2浓度的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
B.B点开始进行光照处理
C.BD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D.CD段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