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 |
B. | 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 | |
C. | 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 | |
D. | 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 |
分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 细胞融合原理 | 细胞融合方法 | 诱导手段 | 用途 |
植物体细胞杂交 |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 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
动物细胞融合 | 细胞膜的流动性 | 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
解答 解: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但是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A错误;
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不需用原生质体,B错误;
C、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需要供核一方和供质一方(一般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核移植等技术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年份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出生率/% | 17.9 | 27.3 | 29.6 | 22.7 | 24.9 | 30.2 |
存活数/只 | 44 | 54 | 66 | 78 | 96 | 1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种 | B. | 4种 | C. | 8种 | D. | 16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 | |
B. | 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 |
C. |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
D. | 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只能通过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 | |
B. | 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多于顶芽,而导致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 |
C. | 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产生不同的激素,其中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 |
D. | 基因组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也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6,46 | B. | 46,23 | C. | 23,23 | D. | 46,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硝化细菌体内 | |
B. | 物质③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它的形成属于组成型分泌 | |
C. | 组成型分泌几乎发生在所有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只发生在内分泌腺细胞等特化细胞中 | |
D. | 调节型分泌过程只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都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多聚体 | |
B. | 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 |
C. | 不同的酶作用底物一定不同 | |
D. | 酶由基因控制产生,基因的复制离不开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