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
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
C.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

分析 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cd段围绕最大值上下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解答 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
B、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B错误;
C、由于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C正确;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大于cd段,所以在ab段为增长型,而在cd段为稳定型,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解题时关键理解两点b点为$\frac{K}{2}$值,c点为K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原核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差别很大,原核细胞的细胞膜没有脂质
B.光合作用不一定都发生在叶绿体中
C.DNA均存在于染色体上
D.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中均含有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CO2,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全球性.
(2)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生产者,过程⑤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3.0×107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4)新型生态农业遵循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使废物资源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黄色圆粒豌豆,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的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得到后代中纯合子占(  )
A.$\frac{1}{4}$B.$\frac{1}{3}$C.$\frac{2}{3}$D.$\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节
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D.只要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人就不会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甲相符(填“甲”、“乙”、“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促甲状腺激素,接受信号的物质是糖蛋白.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当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活动
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与图中丙相符
(填“甲”、“乙”、“丙”).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A.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形式贮存
B.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15.6%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5×103kJ/m2•y
D.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染色体上常显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乙病属于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遗传病.
(2)Ⅱ一7的基因型为aaXbY,Ⅲ一12为纯合体的概率是0,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0Ⅱ-8.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只患甲病的概率是$\frac{7}{1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1}{24}$,患病的概率是$\frac{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