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图②表示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图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等校高一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夏天,很多人都爱吃拌黄瓜,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虽然拌黄瓜时加了盐和醋及其他一些调味品,黄瓜的外表面是有味的,但黄瓜果肉内却是淡的。这是因为( )
A.拌的时间短
B.细胞壁阻止盐进入细胞内
C.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D.盐溶在醋中,无法进入细胞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等校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的单一变量是IAA和NAA的不同,无关变量是IAA和NAA的浓度、胚芽鞘、生长条件等
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弯曲程度或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C.胚芽鞘首先要去掉尖端,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因NAA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IAA,所以实验中NAA的浓度可以略小于IAA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长郡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1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那么图2显示的碱基排列顺序应该是( )
A.GCTTGCGTAT B.GATGCGTTCG
C.TAGTCTGGCT D.GCTGAGTT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知,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进化的原材料由_____________提供,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吴越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比较研究不同浓度的青嵩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毒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相对生存活力为衡量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个、培养液、小鼠淋巴细胞悬液、一定浓度梯度的青蒿素溶液和地塞米松溶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青嵩素和地塞米松后的体积变化;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不做要求;细胞相对生存活力=实验组活细胞数量/空白对照组活细胞数量×100% ;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细胞相对生存活力随青蒿素溶液浓度和地塞米松溶液浓度的变化;假定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吴越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质上的DNA只有在S期才解开双螺旋结构
B.蛙胚卵裂球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在G2期其细胞核内有组蛋白
C.用秋水仙素处理连续分裂的细胞群体,处于M期的细胞比例会减少
D.若在G1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吴越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B.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氧气等
D.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二15、16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既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