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IRS-1蛋白,进而影响相关代谢反应,最终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基本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中的物质M能抑制胰岛素对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物质M抑制胰岛素作用的机制,科研人员利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大鼠正常心肌细胞,并检测心肌细胞内相关蛋白质的含量,如下表。
项目 | 培养基 | |
1 | 2 | |
葡萄糖 | + | + |
物质M合成抑制剂 | a | + |
胰岛素 | b | + |
检测蛋白 | 结果 | |
IRS-1 p-Akt Akt 参照蛋白 |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表中黑影面积越大、颜色越深表示蛋白质含量越多。)
①补充完整表中实验处理:a__________(填“+”或“-”),b__________(填“+”或“-”)。
②综合上述图、表可推测,物质M抑制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和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方式所具有的相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维持血糖浓度的稳态,持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避免血糖水平过高,影响生命活动) - + 抑制IRS-1基因的表达(或减少IRS-蛋白含量),减弱Akt蛋白的磷酸化(导致p-Akt含量减少,葡萄糖吸收量减少) 微量高效;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作用后被灭活;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解析】
胰岛素具有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作用。该题主要以实验的方式考察了学生对激素调节和实验原理的掌握。解题关键在于确定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为“为进一步研究物质M抑制胰岛素作用的机制”,由此分析实验的自变量为M的有无,因变量为相关蛋白质的含量,而胰岛素和葡萄糖应该为无关变量。
(1)胰岛素降低血糖可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态,避免血糖水平过高,同时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持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M的有无,因此培养2添加了物质M合成抑制剂,因此培养基1中应该不添加物质M合成抑制剂,而胰岛素属于无关变量,都应该添加以便探究实验目的;
②培养基2中含有物质M合成抑制剂,该培养基中无法合成物质M,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发现,IRS-1和p-Akt在培养基1中较少,因此推测原因可能为M抑制IRS-1基因的表达,减弱Akt蛋白的磷酸化(导致p-Akt含量减少,葡萄糖吸收量减少);
(3)胰岛素和植物生长素都属于激素,都是一种信号分子,共同点为微量高效;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作用后被灭活;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人工脂双层膜将容器分隔为A、B两部分(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KCl溶液,B中加蒸馏水,初始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
实验二:再往A中加入微量的物质X,结果A侧液面明显下降。对上述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制备该人工脂双层膜时,应用磷脂分子为原料
B.该人工膜不是生物膜,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C.实验一现象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
D.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水通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B.甲、乙、丙三个物种并存,第3阶段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外液
B.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是对青霉素不敏感的异养型生物,种类繁多,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益处。回答问题:
(1)制作果酒过程中,除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外,往往还需要先通气,后密封,酒精发酵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在工业发酵时,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青霉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酵母菌生长需要适宜的pH,因此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添加pH缓冲剂以维持pH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液中的酵母菌时,接种环需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若经一段时间培养,发现有的线上长满了菌落,有的线上无菌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是反射弧某一局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2)甲图中的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
(5)当a点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_________(物质)的通透性增加,使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如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病毒自身含有逆转录酶
B.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病毒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D.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可用于核酸分子杂交以检测目标核苷酸序列是否存在。如图(1)所是某实验小组制备的两种探针,图(2)是探针与目的基因杂交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核酸探针与目标核苷酸序列间的分子杂交遵循________________。设计核苷酸序列是核酸探针技术关键步骤之一。图(1)所示的两种核酸探针(探针2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请分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NA探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探针。制备cDNA探针时,首先需提取、分离获得____________作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__的催化下合成cDNA探针。利用制备好的β-珠蛋白基因的cDNA探针与β-珠蛋白基因杂交后,出现了如图(2)中甲、乙、丙、丁等所示的“发夹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中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α-抗胰蛋白酶,应将构建好的重组DNA导入___________中,再利用SRY基因(某一条性染色体上的某性别决定基因)探针进行检测,将检测反应呈____________(填阳或阴)性的胚胎进行移植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