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小
B、乙和丁表示在炎热环境中,此时身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比甲和丙少
C、丙也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
D、从甲到乙的过程是体液调节,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
分析:本题需要掌握:1、人体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2、汗腺分泌增强和皮肤血管舒张是炎热时机体增加散热的表现,汗腺分泌减弱和皮肤血管收缩是寒冷时机体减少散热的表现.3、汗腺分泌和皮肤血管变化情况属于神经调节.寒冷时相关激素的分泌才是体液调节.
解答: 解:A、人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炎热和寒冷环境下,人的产热和散热是基本相等的,即产热/散热的比值约为1.故A错.
B、乙和丁表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多和皮肤血管扩张,甲和丙表示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和皮肤血管收缩,炎热和寒冷维持体温恒定所耗应该相等,只是寒冷环境产热和散热更多.故B错.
C、丙图中皮肤血管收缩,则表示处于寒冷环境.故C对.
D、汗腺分泌情况和皮肤血管变化情况都属于神经调节.故D错.
本题选正确的,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四幅图形为载体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细致,不难,但容易做错.在讲解时可补充讲解:寒冷时相关激素的分泌才是体液调节,故寒冷时维持体温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炎热时只有神经调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黄曲霉素(AFT)是一类真菌产生的有毒、致癌物质.一方面它能与tRNA结合,抑制tRNA  与氨基酸的结合;另一方面能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G)结合,结合后的G能与碱基T互补  配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基因表达时,黄曲霉素抑制了
 
过程,从而干扰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在AFT诱发形成的肝癌细胞中,p53基因发生突变,导致p53蛋白的第249位氨基酸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即由AGG转变为
 
,这种基因突变属于碱基对的
 
.  
(3)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AFT对动物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染毒    选择25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含不同量AFT的食物喂养,每只每天O.lkg,连续染毒15d.
步骤二:取血    在染毒第20d采集小鼠血液.
步骤三: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    吸取20u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n,
再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如表:
    组  别     四     五
食物中添加的AFT剂量(mg/kg体重)     0     14     28     46     140
    红细胞数量(万/mm3)     904     887.2     856.4     696.1     519.1
    白细胞数量(万/mm3)     0.76     1.07     1.24     1.32     1.42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为了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密度统计,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加盖玻片→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    述实验操作统计的数据与正确操作时统计的数据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图1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是(  )

①图2显示的是膜外电位         
②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③a至b段为静息电位           
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
A、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B、婴幼儿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C、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肤链
B、图乙中cd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了染色体
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图丁中a点时,人体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很低,胰高血糖素浓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受体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  )
A、生长激素B、呼吸酶
C、性激素D、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过程,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是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故培养基中无需加入碳源
B、过程①②③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分别为等于1、大于1和小于1
C、试管苗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D、过程①②③分别为去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植物代谢的问题.
Ⅰ.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悬浮液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有无光照.
(1)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
 
(原核、真核)生物.
(2)实验时,卡尔文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容器内注入14C标记的CO2,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把小球藻悬浮液滴入4倍体积的乙醇中,使小球藻细胞中
 
失活,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其产物,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
 
的不同.
(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
 
等技术方法.
(4)在实验中,卡尔文等还发现,在光照下C3和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但当把灯关掉后,
 
(C3、C5)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
 
(C3、C5)的浓度急速降低.卡尔文等在光照下突然中断
 
的供应,这时他发现C5的量积聚起来,C3却消失了,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Ⅱ.芦荟进行光合作用时,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某有机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
(1)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芦荟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
 
(答环境因素)造成的.
(2)温室大棚中的芦荟在24:00~4:00时也有ATP的合成,原因是
 
.此过程中ATP产生的场所是
 
,影响芦荟ATP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ATP的作用是
 

(3)利用植物细胞的
 
(答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生产芦荟的种苗,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4)植物体内有很多优良基因,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②在第
 
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