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一 |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
杂交组合二 |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
杂交组合三 |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
A.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C.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B
【解析】
试题分析:亲本有刚毛与截毛,后代只有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性状,A正确;在形成配子时XY要分离,X与雌配子X结合形成雌性后代,Y与雌配子结合形成雄性后代,遗传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II-1片段,B错误,I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C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时候,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断,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第四十七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遗传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基因
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其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D.多数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哟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如图所示,图甲表示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a为液泡,结构b和结构c依次为 ,物质④的名称是 ,葡萄糖→③过程中还能产生的物质是 。
(2)限制图丙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3)在图乙曲线中,可用 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 。(用S1、S2、S3表示)
(4)如图所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水滴位置在X。恒温30分钟后,将针筒容量调至0.6mL,水滴位置恢复到X。若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则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该数值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低,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C.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染色体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4个致病基因
D.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图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
(3)完成步骤④需要_______酶和_______酶,实现了______________。
(4)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5)以后科学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关实验,说明生物界基因表达基本机制是相同的,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另一种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并可在适当条件下加以表达。性状的表达需经过______和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春节前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又有抬头趋势,每天各地都有4至10例病例上报。统计发现,去年3至7月,全国发生了130多例人感染禽流感,而今年1至2月就达到了180多例。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普通培养基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B.H7N9禽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C.H7N9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H7N9禽流感病毒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