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 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 B.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C. 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D.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简图所示,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
B. ①过程是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能正常受精
D. 三倍体无子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如某二倍体雌性动物的染色体2n=4,图1表示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
(1)图1甲细胞具有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阶段是____(用字母表示)。
(2)图1中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应该处于图2中的____(用字母表示)段。
(3)图2中hi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D. 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遗传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达尔文所未能认识到的
A.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B. 遗传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C.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D. 遗传可以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B.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C. 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三支盛有等量人胃蛋白酶溶 液但温度各不相同的试管中,各加一块 1cm3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设置三个实 验组:A 组(20℃)、B 组(40℃)和 C 组(60℃),定时取样测定各组在不同 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测定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酶的浓度、底物的量和_____(写出一种即可)、实验中所用 到的材料器具等。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不变,原因是_____。
(2)请提供一种方法,使三组实验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假设实验过 程中除自变量外的其他环境条件均为胃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且酶的浓度不可改 变),并说明理由。方法: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的差别是由于酶的活性不同而不 是酶本身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图2为动物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D物质。请据图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________种,B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__。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和________。
(3)“C―→D―→E”过程称为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来染色观察D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4)除图2所示膜结构外,该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乙―→丙―→丁”的物质转运过程说明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戊结构增加内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物质X通过丁结构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过程
B.M、N、P分别代表16、9、4
C.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