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制备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 | |
B. | 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 |
C. | 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 | |
D. | 接种后在适宜温度和充足氧条件下培养 |
分析 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牛的瘤胃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
解答 解:A、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A错误;
B、微生物的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培养基和器材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B正确;
C、在选择培养后,涂布培养前需要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C正确;
D、牛的瘤胃中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所以筛选分离牛的瘤胃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D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无所谓的受限于分离的实验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过程的理解与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
Rh血型 | D:Rh阳性 d:Rh阴性 |
红细胞形状 |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
A. | 他们的儿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概率为$\frac{1}{2}$ | |
B. | 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是Rh阴性 | |
C. | 母亲正常减数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De或ADE | |
D. | 他们有的孩子可能不产生淀粉酶的概率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 |
B. | 该基因的碱基$\frac{(C+G)}{(A+T)}$为3:2 | |
C.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 |
D. |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静置→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
B. | 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油 | |
C. | 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
D. | 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为记忆细胞,当再次受1刺激后,丙可迅速增殖形成丁 | |
B. | 图中反映的是体液免疫,病毒、细菌等都可能成为1 | |
C. | 浆细胞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 |
D. | 若是细胞免疫,1不可能是细菌,但2可进入细胞中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中产生的O2,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 |
B. | 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 | |
C. | a中吸收红光的物质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 | |
D. | 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基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杂交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后代 | |
腋生 | 顶生 | ||
一 | 顶生×顶生 | 0 | 804 |
二 | 腋生×腋生 | 651 | 270 |
三 | 顶生×腋生 | 295 | 2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东营市高二上期末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现有3个纯种品系的玉米,其基因型分别是:甲aaBBCC、乙AAbbCC和丙AABBcc.由基因a、b、c所决定的性状可提高玉米的市场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假定三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玉米可以自交和杂交):
①获得aabbcc个体的杂交方案有多种,请补全下面的杂交方案.
第一年: ;
第二年:种植F1和纯系乙(丙、甲),让F1与纯系乙(丙、甲)杂交,获得F2种子;
第三年: ;
第四年:种植F3,植株长成后,选择aabbcc表现型个体,使其自交,保留种子.
②此杂交育种方案中,aabbcc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概率是 .
(4)玉米中aa基因型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而基因B控制的性状是人类所需要的某种优良性状.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具有这种优良性状的纯合雄性植株,请你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① .
②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加倍成纯合的二倍体,选取aaBB性状的植株.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