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体外无限增殖和分泌特定抗体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灭活病毒.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动物血清.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7)③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8)步骤④中融合的细胞有3种,放在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分析 1、据图分析,①表示注射抗原,获取B淋巴细胞;②表示骨髓瘤细胞的培养;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④表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⑤表示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⑥表示动物细胞培养.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1)首先应给小鼠注射抗原,①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已免疫的B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灭活病毒.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为合成培养基,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还应该加入动物血清或者血浆.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分散开,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
(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步骤④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步骤⑤⑥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7)葡萄糖、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杂交瘤细胞.
(8)步骤④中可出现3种融合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浆细胞、杂交瘤细胞),可以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能无限增殖并能产生特定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故答案为:
(1)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体外无限增殖和分泌特定抗体
(3)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灭活病毒
(4)动物血清
(5)胰蛋白酶
(6)杂交瘤细胞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7)主动运输
(8)3        选择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查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制备的过程,明确图中编号表示的细胞或过程;明确细胞融合的结果可能有三种,并且只有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凝乳酶能凝固牛奶成奶酪,传统上凝乳酶只能从小牛的胃中提取,价格昂贵.1990年,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出了食品产业所需的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CHY-MAX牌凝乳酶,其化学组成与从小牛体内提取的完全相同,但其更加物美价廉.生产过程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②中从小牛体内提取的凝乳酶基因通常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2)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核心是图中过程③(填序号),在该过程中重要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过程④中理想的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该类生物具有的特点是繁殖快、代谢旺盛、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要想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首先必须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转化为感受态细胞,然后将重组质粒和大肠杆菌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过程⑤将小牛凝乳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能够准确表达的主要原因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应用的是(  )
A.微型繁殖B.人工种子
C.脱毒苗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 ②B.③和 ④C.①和 ③D.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甲是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分子含量测定结果模式图.回答:

(1)在A-E之间(用图中字母表示)表示了减数分裂;从F点以后的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
(2)F点所能说明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它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C-D之间,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D-E、H-I之间.
(4)在乙图中画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土壤小动物类群中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小动物的种类采用记名法
C.有些小动物要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
D.不同环境下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工作内容包括(  )
①确定调查病种; ②实施调查;③设计方案; ④撰写调查报告; ⑤整理和分析数据.工作程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②→⑤→④D.③→②→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出现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出现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 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 滴碘液显色.
(1)该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用试管内加碘液后颜色的变化表示.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先将每组的两只试管单独保温到相应温度后再混合到一起.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12345
处理温度/℃1525354555
结果+++棕黄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25℃--45℃ 之间.
(3)该同学在进行本实验时发现,表中棕黄色组开始出现需要很长时间,为缩短反应时间,合理的改进措施有减少每只试管中淀 粉液的量;增加每只试管中淀粉酶的量;将pH调节到最适(至少答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