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出生率
此题考察重点必修三中生态种群增长曲线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此题主要考察人类对环境过量索取对环境的影响,第一个空为开放式答案,学生正答率应该是比较高;第二个空接着第一个空而来,环境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生存,使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数量下降。(2)a和b两条曲线分别为生态学中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生物圈这个环境空间与资源决定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而对于第二个空,就可转化为S型曲线与J型曲线增长的区别,相对较易;在K/2时环境阻力最小,故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2=55亿。 (3)考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计算时要注意结合题目限定的能量传递效率。(4)主要考察种群的特征中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其中提倡晚婚晚育是为了延长世代长度(即所谓都20岁生育的话100年能繁殖5代,而25岁生育的话,100年只繁殖4代,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少生一代,少出生很多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大大降低了新生儿个体数。两者均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6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型:综合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前生物冲刺卷 题型:综合题
I(12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⑴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⑵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⑶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⑷ 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
Ⅱ(14分)帕金森氏症的主要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的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
尔松等在研究帕金森氏症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因此而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卡尔松等在研究时发现,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经未梢中“多巴胺”缺乏;“多
巴”是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现在已知,“多巴”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多巴胺”,而一
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未梢内的多巴胺。分析并回答:
(1)在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形式所经历的变化是 。
(2)某学校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因作出了许多假设。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同学们作出的最可能的假设是 。
(3)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以检验对假设的验证。
I.主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品:小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注射器等。(实验不需要再另行分组)
II.实验步骤:①
②
③
III.实验结果:
(4)请设计一张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前生物冲刺卷 题型:综合题
I(12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⑴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⑵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⑶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⑷ 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
Ⅱ(14分)帕金森氏症的主要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的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
尔松等在研究帕金森氏症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因此而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卡尔松等在研究时发现,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经未梢中“多巴胺”缺乏;“多
巴”是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现在已知,“多巴”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多巴胺”,而一
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未梢内的多巴胺。分析并回答:
(1)在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形式所经历的变化是 。
(2)某学校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因作出了许多假设。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同学们作出的最可能的假设是 。
(3)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以检验对假设的验证。
I.主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品:小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注射器等。(实验不需要再另行分组)
II.实验步骤:①
②
③
III.实验结果:
(4)请设计一张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08山东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 。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l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