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据图示可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记忆细胞,D为浆细胞,E表示吞噬细胞,①②③分别表示物质淋巴因子、受体和抗体.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解答 解:(1)图示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B细胞,并且产生抗体,因此属于体液免疫.
(2)细菌进入内环境后,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与该细胞合成的蛋白质(MHC)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3)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细菌中的抗原直接与B细胞表面的[②]抗原受体结合,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处于活跃状态下的B细胞在[A]T细胞分泌的[①]淋巴因子的协助下,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4)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释放到内环境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5)当同一类型的细菌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同初次免疫相比较,二次免疫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故答案为:
(1)体液
(2)摄取和处理 抗原-MHC复合体
(3)抗原受体 T细胞 淋巴因子
(4)抗体 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细菌的繁殖
(5)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 |
B. | 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 |
C. | ⑥表示体内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
D. | 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从3到5的过程,需要ATP | |
B. | 葡萄糖由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 |
C. | 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 |
D. | 由4产生的热量可由3的运输而散失到体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 |
B.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
C. | 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 |
D. | 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8~13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 |
B. | 15时樱桃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量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C. | 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 |
D. | 分析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8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尽管愈伤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培养基中仍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 | |
B. | 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 |
C. | 若A细胞的基因型为Rr,B细胞的基因型为Yy,则最终形成的杂种植株的基因型为RrYy | |
D. |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的核酸均在细胞核内合成 | |
B. | 细胞内的糖原均可通过酶的作用形成葡萄糖 | |
C. | 细胞内的酶均在核糖体内合成 | |
D. | 细胞内蛋白质中的肽键均在核糖体内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