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
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的统一性.

解答 解: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阐明细胞的多样性,C错误;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生命科学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并区分孟德尔、摩尔根、萨顿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等知识,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种,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细胞膜和高尔基体
B.囊泡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其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草履虫捕食细菌和吸收K+时,细菌和K+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
D.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膜结构有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中横坐标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d分别代表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
a细胞数目,bDNA,c染色体,d染色单体.
(2)B→D表示的过程是减数分裂,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精原细胞.
(3)从B→C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糖类不含有,蛋白质、脂质不一定有,但核酸中一定有的元素是(  )
A.NB.SC.P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不是细胞膜功能的一项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请分析回答问题:
光强(mmol光子m2•s)00.10.20.30.40.50.60.70.80.9
龙眼光能利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
净光合速率(umol CO2/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
芒果光能利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
净光合速率(umol CO2/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
(1)果树的净光合速率,除通过测定CO2的吸收速率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氧气的释放速率来计算.
(2)从表中看出,两种果树都表现出了对光能的利用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
(3)分析上表,两种果树中,芒果的细胞呼吸速率更高,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龙眼所需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更高,两种果树都达到光饱和点后,龙眼比芒果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大.
(4)光强小于0.5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强大于0.7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一般是二氧化碳浓度,从植物自身因素分析可能是光合色素的种类与比例、酶的数量与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胞吞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非特异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它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其传递给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经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当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效应T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同一细胞中,M1和M2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在同一细胞中.
(2)图乙①、②、③中含有五碳糖的有核糖.决定丝氨酸(Ser)的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AGG,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该多肽的终止密码是UAC.
(3)图甲中过程b和图乙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翻译,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4)甲图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人的性状的.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