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和设备 | 山楂;榨汁机、发酵桶、地下室、大锅等 |
制作过程 | 山楂经充分水洗,用榨汁机榨汁.将山楂汁倒入发酵桶中,经7-10d的发酵,即成果酒.将经过发酵的果酒滤出,倒入发酵容器内,存在地下室里,进行30d的再发酵.然后继续放置在阴凉的地下室进行陈酿,陈酿期间,要坚持倒桶(换桶),并保持酒桶常满,即得原汁山楂酒. |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3)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亚硝酸盐在食物中的含量达3 g会引起死亡.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所以需对泡菜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让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其产物进一步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结合成玫瑰红色化合物.并依据呈现颜色的深浅,通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估算其亚硝酸盐含量.
故答案为:
(1)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2)附着在山楂表面的野生酵母菌
(3)18-25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3 对氨基苯磺酸 玫瑰红
点评 本题以制作山楂酒为素材,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豌豆中,黄色(A)对绿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B)对皱粒(b)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则F1自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约占6/16 | |
B. | 已知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导致细 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根尖细胞24条,精子12条,叶肉细胞24条 | |
C. | 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含10个白色基因的卵细胞 | |
D. | 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DNA分子复制以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染色体结构 | ||||||||
表现型 | 正常眼 | 棒状眼 | 棒状眼 | 超棒眼 | 超棒眼 | 正常眼 | 棒状眼 | 超棒眼 |
基因型 | XbXb | XBXb | XBXB | XBBXb | XBBXB | XbY | XBY | XBB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外膜破坏的叶绿体仍能产生O2 | |
B. | 净光合作用速率长期为零会导致植物幼苗停止生长 | |
C. | 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 |
D. |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倍镜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 |
B. | 高倍镜观察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 |
C. | 低倍镜下清晰成像时,物镜距装片较近 | |
D. | 高倍镜下物像较大,便于寻找目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