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 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模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b为垂体,在寒冷条件刺激下,腺体c分泌的_________激素将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填“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2)若b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炎热环境中,c所代表的皮肤将出现__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
(3)若b为胰岛,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激素③将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的分子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转录时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RNA分子上
C.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小组为研究不同浓度纳米银溶液对某单细胞绿藻的不良影Ⅱ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单细胞绿藻置于空间充裕、原料充足且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算有关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通过测算培养液r溶解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反映其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抑制率,已知净光合作用抑制率=(对照组溶解氧增加量-实验组溶解氧增加量)/对照组溶解氧增加量×100%,则呼吸作用抑制率=________。要对培养过程中的单细胞绿藻进行计数,可采用_____的方法。
(2)实验中若持续培养,对照组巾该单细胞绿藻的种群数量每8h增加一倍。若其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时长与有机物积累速率呈反比,且纳米银对其净光合作用抑制效果在培养过程中不变。若初始数量为l×103个,于上图中M点条件下培养48h,在右图中画出其种群的增长曲线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因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无法通过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其细胞核基因S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下图所示(注:花粉粒中的精子通过萌发形成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地胚囊,完成受精,花粉管若无法伸长,则不能受精)。
(1)如上图所示,决定烟草自交不亲合的基因有4个复等位基因S1、S2、S3、S4,则其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杂交,子一代中和母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_,如果反交,子一代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3)若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烟草的红花和黄花。为确定S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用两株基因型为AaS1S2(♀)、AaS2S3(♂)的红花烟草杂交,统计后代的花色及比例:若_________,则S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_________,则S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4)接上题,如果确定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将第(3)小题的两个亲本进行反交AaS1S2(♂)、AaS2S3(♀),试用棋盘法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
① 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特异性免疫 ④非特异性免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某同学探究淀粉酶和和蔗糖酶对淀粉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1 mL 2%蔗糖酶溶液 | - | - | - | + | + | + |
1 mL 2%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2 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
A. 淀粉被蔗糖酶水解成非还原糖是④⑤⑥试管不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B. 本尼迪特试剂使用需要加热,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的准确性
C. 40 ℃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D. 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e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 寒颤和出汗减少 D.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