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

B.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 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C.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称为1#突变体,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 R蛋白发生了与突变体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推迟

D.乙烯能够催化细胞核内的相关生理反应

【答案】ABC

【解析】

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A、由分析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正确;

B、由图可知: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 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B正确;

C、若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称为1#突变体,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 R蛋白发生了与突变体相同的突变,即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则会启动无乙烯生理反应,乙烯有催熟作用,故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推迟,C正确;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催熟功能,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够对细胞核内的相关生理反应做出调节,而不是其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A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将对称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照光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对称部位截取同等面积(实验处理前干重相同)的叶片,烘干称重,用于相关速率的计算。不考虑光照条件对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光处理后叶绿体基质中的含量比照光处理后低

B.照光处理时类囊体薄膜上可发生与电子和结合

C.照光处理与遮光处理后叶片的干重差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

D.要计算光合作用速率还需测定同等面积叶片的初始干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给与刺激之前,神经元细胞膜上一直有Na+K+进出

C.刺激点与肌肉距离越近,给与处刺激后肌肉收缩越强

D.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屈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注:纵轴能量值单位为×106kJ)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II→III

B.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5.45107KJ

C.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D.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均以有机物为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桥本氏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被破坏所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发的病症。从该病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某种自身抗体,此抗体可导致甲状腺功能破坏。下表为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报告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GAbTPOAb值偏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

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能够通过负反馈调节,使TRH分泌减少

C.桥本氏甲减属于自身免疫病,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

D.该病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低于常人,口服甲状腺激素后可缓解此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相对分子质量为44。燃烧该有机物2.2g生成2.24L(标准状况)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醛类

B.1mol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能与lmolH2加成

C.燃烧该有机物4.4g,生成1.8g

D.0.0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析出金属银2.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某绿色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叶片光合速率(mgCO2·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13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__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11时,17时后叶片的Ci速率快速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4 klx瞬时提高至8 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________(升高”“降低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此温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CO2·cm-2·h-1,假设每日光照强度为4klx持续时间为12小时,此状态下植物_________(填不能 正常生长。

(3)若温度为20℃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mgCO2·cm-2·h-1,则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8 klx条件下放置11小时后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有关的问题:

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的凝固剂,常用的是___________

2)为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对__________等可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如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后的示意图。在划线接种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对接种环至少需进行________次灼烧灭菌。接种后盖上皿盖,将平板_____放入恒温箱中培养,这样放置的目的是______

4)为统计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稀释后滴于培养基表面,用涂布器涂匀,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设计对照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应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

B. 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 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 本实验中,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