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T2噬菌体侵染细菌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其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

A.①②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3)若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则在图中________(填BC)处,可以检测到大量的放射性;若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图中C处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NA和蛋白质 C C 部分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短时间保温;③搅拌、离心;A表示噬菌体正在侵染细菌;B表示含有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上清液;C表示含有细菌的沉淀物。

(1)由于只有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所以该实验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2)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先用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让已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进行离心分离→检测放射性;所以答案为C。

3)若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由于含32P的噬菌体DNA会进入到细菌内部,所以在图中C处,可以检测到大量的放射性;若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由于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到细菌内部,而吸附在细菌表面,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应出现在上清液中,所以在图中C处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其主要原因是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在细菌内,在噬菌体的DNA作用下,用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

5)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没有用的试剂

A.09%NaClB.8%HCl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斐林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个12岁的小孩,身高都只有60cm,但甲小孩智力正常,乙小孩智力低下。甲和乙的病因在幼年时最可能分别缺乏的是

A.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C.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鲮鱼和沼虾的食物,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

(1)据材料分析,该湖泊中的鲮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长为2.8 cm的鲮鱼增重2 kg,理论上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调查鲮鱼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若标记容易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____(偏高、偏低、不变)。

(4)该湖泊受到了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一个生态治理的方案:①先投放一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段时间后投放体长大于4.2 cm的鲮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患病男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则9号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其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该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定律。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8号的色盲基因来自第I代的________号,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若8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和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5号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能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 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E

C. 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 2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C.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D. 糖类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用于供能

B. 机体在运动中经体温调节降低产热量以防止体温升高

C. 运动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 球员的相互配合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神经调解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刺激部位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1)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也不收缩,合理的推理是至少_______________

2)破坏后,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合理的推理是至少___________

3)综合本实验至少被破坏的结构可能是:左侧感受器和左侧传出神经,或者是左侧传入神经和左侧效应器,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

Ⅱ.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会回传.下面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电流表不偏转,M点有无电位变化:___________

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适宜的刺激,电流表也不偏转,则M点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