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乙可形成一条食物链 | |
B. | 甲的数量变化滞后于乙的数量变化 | |
C. | 甲、乙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 |
D. | 甲、乙之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
分析 图中甲、乙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甲先到达波峰,表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为双向的,甲可以影响乙的生存,乙也同样会影响甲.
解答 解:A、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甲为某种植食性昆虫,而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甲、乙不能形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B、甲的数量变化先于于乙的数量变化,B错误;
C、甲、乙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C正确;
D、甲、乙之间属于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它们都捕食同一种植物,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 B. | 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 ||
C. |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 D. | 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还原糖溶液中加入蓝色的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后可以显红黄色 | |
B. | 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后加热观察 | |
C. | 油脂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红黄色的小油滴 | |
D. | 可用过氧化氢为底物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 |
B. |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内和第3小时内厌氧呼吸速率最快 | |
C. |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 | |
D. |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健那绿染色剂能将线粒体染色绿色 | |
B. | 观察线粒体必须用活细胞来做实验材料 | |
C. |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 |
D. | 用新鲜的菠菜叶叶肉细胞可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仍能进行呼吸作用 | |
B.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 | |
C. | 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 |
D. | 可根据能否产生CO2来判断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二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植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