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对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甲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某种植食性昆虫,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可形成一条食物链
B.甲的数量变化滞后于乙的数量变化
C.甲、乙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D.甲、乙之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分析 图中甲、乙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甲先到达波峰,表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为双向的,甲可以影响乙的生存,乙也同样会影响甲.

解答 解:A、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甲为某种植食性昆虫,而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甲、乙不能形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B、甲的数量变化先于于乙的数量变化,B错误;
C、甲、乙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C正确;
D、甲、乙之间属于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它们都捕食同一种植物,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位于(  )
A.南半球三大草原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溶液中加入蓝色的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后可以显红黄色
B.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后加热观察
C.油脂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红黄色的小油滴
D.可用过氧化氢为底物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酒.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醉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内和第3小时内厌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色剂能将线粒体染色绿色
B.观察线粒体必须用活细胞来做实验材料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用新鲜的菠菜叶叶肉细胞可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仍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
C.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D.可根据能否产生CO2来判断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二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植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②B值越小,表示细胞失水越少
③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的体积略有增大
④若该细胞处于25%蔗糖溶液中,$\frac{B}{A}$值将变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