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可能有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4、8、8
B、4、8、16
C、4、0、8
D、16、32、32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由题意知,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可以形成4个四分体,因此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故选:A.
点评:对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数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得分)
(1)若某细胞同时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动力车间”[
 
]
 
,它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3)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4)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与抗体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除了⑧和⑨外还有[
 
]
 
和[
 
]
 

(6)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胞吞过程体现了①的结构特点
 

(7)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⑨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④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
 
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名称:
 

 

 

 

 

(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
 
中进行;
(3)写出图中形成ATP的反应式
 

(4)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请你计算一下能合成
 
mol的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

(1)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2)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3)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4)除了使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CO2外,也可使用
 
,出现颜色变化:由
 
 
再变
 

(5)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
 

(6)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有(  )
A、Fe  Mn  Zn  Mg
B、Zn  Cu  Mn  Ca
C、H、O   Na  Mg
D、Zn  Cu  B  M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谷氨酸(C5H9O4N),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氨基酸分子数为(  )
A、10B、11C、12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
 
激素,②表示
 
激素.
(2)若给该动物注射一定量激素③,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的变化是
 
;若切除该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的变化是增高,这样的作用方式称为
 
 调节.
(3)激素③通过
 
 运输到全身,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随着大豆的发育过程,田鼠的种群密度,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每隔100米设桩比200米设桩对田鼠种群密度的控制,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直接由、
 
决定的.
(3)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