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各是
A. 3、3、51 B. 3、3、3 C. 2、3、3 D. 3、48、48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处于乙状态,则此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是( )
A.渗透吸水 | B.渗透失水 |
C.渗透平衡 | D.三者都有可能 |
(2)若把该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发生 ,在该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液泡的颜色将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此时,该根毛细胞会像红细胞一样过度吸水而涨破吗?为什么? 。
(3)若把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0.3g/ml的KNO3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后,不作任何处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了.这是因为 。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5g/ml的蔗糖溶液中,其质壁分离的速度将会 (填“更快或更慢”),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却不能质壁分离复原了,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半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细胞中一条肽链的结构简式,R1、R2和R3是3个不同的化学基团。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该肽链中的肽键数是2
B. 该肽链是由3个氨基酸脱去2分子水缩合形成的
C. 该肽链中一定只含有1个羧基
D. 该肽链中水解可产生3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半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遗传信息库
B.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C.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D.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半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相同
B. 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C. 同种生物的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D. 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不同,同种生物的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差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半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描述的事实中,不能支持“生命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B.艾滋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乙肝病毒寄生于人体肝细胞生活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树研究人员用杂交育种培育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柱形无褐变加工型苹果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时必需采取人工授粉,理由是 。
(2)已知苹果的柱形对圆形显性,有褐变对无褐变显性,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培育出柱形无褐变的苹果新品种,用于杂交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 。
(3)苹果种子萌发成的幼苗要5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因此对苹果柱形基因进行DNA分子标记能缩短育种时间,方法是将双亲的柱形基因和无褐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卜连接能与荧光染料分子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在F2幼苗期,对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进行荧光染色,细胞中的荧光标记点的数量共有 种,其中稳定遗传的柱形无褐变细胞的荧光标记点有 个。
(4)嫁接是快速推广柱形无褐变新品种简易方法,用于嫁接的枝条可来自于第(3)问F2中 (填“全部的柱形无褐变”或“纯合的柱形无揭变”)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简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对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DNA仅存在于结构6中
D、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