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一样 | |
B. |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 | |
C. | 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森林阶段生物之间不存在竞争 | |
D. | 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
分析 1、原生演替: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如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如: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1)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2)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
解答 解:A、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
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灌木是优势种,可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光照等,B正确;
C、竞争的激烈程度,跟物种多样性没有太大的关系.跟食物、领地等资源与种群内个体数量有关,森林阶段生物之间也存在竞争,C错误;
D、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包括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种间关系,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C.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经过特定抗原免疫过的小鼠体内获取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 |
B. | 将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 | |
C. | 将从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直接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 |
D. | 从细胞培养液中或小鼠腹腔内提取并分离出单克隆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明显 | |
B. | 体外培养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 |
C. | ES细胞可以用来培育人造组织器官 | |
D. | ES细胞是指取自于原肠胚以后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 | |
B. | 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 | |
C. | 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 |
D. |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 | |
B. | 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能够生成ATP | |
C. |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 |
D. | 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