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关于调节的问题:
(1)抵抗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其中,特异性免疫由
 
防线组成,包括
 
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主要是浆细胞分泌
 
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
 
,从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后被消灭.
(2)在生产实践中,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
 
,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
分析: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的免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依靠直接接触靶细胞免疫的方式成为细胞免疫,B细胞主要依靠产生抗体进行免疫的方式成为体液免疫.
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和摘心能使侧芽生长素降低,解除顶端优势.
解答: 解:(1)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的免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使其裂解释放出抗原而起作用,体液免疫中靠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原结合进而将其消灭.
(2)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和摘心能使侧芽生长素降低,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故答案为:(1)第三道  体液免疫   抗体  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紧密接触
(2)顶端优势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男性身体内的细胞中,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B、肝细胞
C、脑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乙肝的问题.
(1)人体产生乙肝病毒抗体的细胞是
 
,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2)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
 
细胞使
 
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
(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澳抗”的来源可能是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时
 
的蛋白质外壳颗粒或被乙肝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
 
的蛋白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表为AB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如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表现型A型B型AB型O型
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Ⅱ-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Ⅱ-2的溶血症状较Ⅱ-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Ⅱ-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2)若Ⅱ-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3)请写出与你推断相关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
 
开始到
 
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
 
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
(4)图C所示细胞与图B所示细胞相比,在图A中de(或ij)段的显著差异是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
 
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当一个人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方法①较好,原因是
 
.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相应抗原(或疫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图1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图2为光合作用过程模式图,图中1、2、3表示化学反应,A~G表示化学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耀开始时,O2的释放速率急剧
 
,C02吸收速率提升相对缓慢.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此时图2中DE的含量会
 

(2)当“光斑”移开时,O2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是因为: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图2中反应
 
(用图中标号回答)速率迅速下降;而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
 
(填物质名称)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3)G在细胞中存在的具体位置是
 
.欲测定光斑下植物叶片中G的种类、含量与强光下植物叶片的差别,常需要用
 
(试剂名称)提取G,并用
 
法分离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原因就是高温导致其(  )
A、分子量发生改变
B、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C、肽键发生断裂
D、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酶E1、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S1、S2、S3)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颜色反应实验.据表(表中+为有反应,-为无反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表一                 

物质
E1E2E3
S1+--
S2-+-
S3--+
表二
试管物质碘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1S1+--
2S2--+
3S3---
4S1+E1-++
5S2+E2--+
6S3+E3--+
A、三种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
B、据表中信息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S2的水解产物是多肽
D、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E3+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